催化中心“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党建+创新团队,效果杠杠的

发布日期:2017-08-02 发布者:催化中心党支部
点击数

由支部书记江莉龙研究员牵头的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创新团队,近日入选2016年度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这是学校党委积极推行‘党建+’模式,探索科技创新研究型党支部建设,将支部建设与创新团队建设和科研工作紧密融合结出的又一硕果。”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永正说。

近年来,福州大学党委着力构建党建与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有效融合机制,在学科组、课题组、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创新创业团队上建立党支部,通过实施“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即把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成“党建带头人”和“学术科研带头人”),充分发挥支部主体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战斗力强的科技创新党支部,实现党建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的双丰收。

此次入选的化肥催化创新团队,依托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催化中心党支部。针对支部党员多,各课题组和研究团队进度不一,时间协调难等问题,该支部在重大课题组和创新团队中成立了党小组,发挥党小组在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在世界首个悬浮床加氢技术中试过程中,由江莉龙等党员组成的党小组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和技术攻关等重要作用,使实验顺利通过了中试,为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础。

该支部还组织专业和研究方向相近的党员牵头与非党员教师组成科研团队,支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当联络员和协调员,以科研团队为单位申报国家级、省级科研基金,增强科研团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支部还与社会、企业有关党组织开展对口交流与合作,如与江苏禾友化工有限公司的党支部共建,在党建和科研合作方面进行共建共创,达到高校与社会、企业双赢。

在福州大学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该支部明确提出了“每类岗位都有标杆,每位党员都是旗帜”的学习目标,使每位党员明确怎么做、做什么;针对基础研究、产业化应用、公共服务等不同岗位,也成立了若干党小组,让党员同志在各自的日常工作中经常衡量自己、检视自己。在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实验室团队于2012年入选了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4年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近3年,组织并承担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超过100项,发表SCI论文300多篇。

“把党支部建在科技创新团队上,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让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和人民大众的需求和期待。”陈永正说。

目前,福州大学在1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上全部成立了党支部,同时在80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也成立了党支部,比例达到93%。随着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正式投入使用和大量科研团队的入驻,该校还专门成立了科技园区党委,加强对科技创新团队党建工作的领导。下一步,将在更多的科研团队上成立党支部,做到科技创新团队上党支部百分百全覆盖。


转自http://www.stdaily.com/cxzg80/kebaojicui/2017-07/10/content_559166.shtml

科技日报福州7月10日电


    上一篇:“双带头人”如何改变福州大学:科研有突破 学术有飞跃